郑州到柳州大巴
联系电话
微信
发车时间:
11;30一班,17:30一班
每天两班,豪华卧铺大巴
主要经过:新郑、许昌、漯河、西平、驻马店、信阳、武汉、长沙、全州、永州、桂林、宾阳、柳州、南宁
郑州乘车地址:航海路紫荆山路交叉口茶叶市场东门
联系人:赵师傅
柳州(壮文:Liujcouh)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,地形为“三江四合,抱城如壶”,故称“壶城”。又叫龙城,龙城的名字源于南朝梁。柳州是以工业为主、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,是山水景观*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。
柳州虽为广西较大的工业城市,但却有着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美誉。柳州工业经济总量占比居广西各市**,约占广西总工业的1/4,尤以汽车、机械、冶金为支柱。柳州是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试点城市、全国科技经济体制综合配套试点城市和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。柳州素有“桂中商埠”之称。
柳州是一座壮族、汉族等30多个民族相聚而居的城市,其中壮族和侗族是柳州较古老的土着世居民族,多分布于市郊和郊县,他们分别属于先秦百越不同的越系分支后裔。柳州也是壮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发源地之一,壮族先民柳江人和白莲洞人在此繁衍生息,并创造了古老的白莲洞文化。
柳州民族风情*具神韵,壮族的歌、瑶族的舞、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,堪称柳州“民族风情四绝”。
先秦时期,柳州属百越之地,有西瓯、骆越等百越分支。
公元前219年,秦始皇命屠雎为统帅,发兵五十万,开始进行长期的秦攻百越之战,与译吁宋、桀骏率领的西瓯军遭遇**次战争付出惨重代价,屠雎身亡。灵渠修通后,发动*二次战争,于公元前214年较终统一岭南,设置桂林郡、南海郡、象郡,柳州地域属桂林郡,但秦政权对地方控制力并不强。
秦朝灭亡后,公元前204年,秦将领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、象郡,建立南越国。柳州地域属南越国。
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冬,汉朝将领路博德平定南越国,在岭南设置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、日南、儋耳、朱崖等9郡,柳州地域设置潭中县,属郁林郡,为柳州建城之始。县城址位处今柳州市鱼峰区驾鹤山附近。潭中以地处潭水(今融江、柳江、黔江)中游得名,辖及柳江、柳城、鹿寨、象州、融水、来宾等县地。地方主要由当地人管辖,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“改土归流”时期,柳州九头山汉墓为这一时期代表。[2]
新朝(公元9—23年),改郁林郡为郁平郡,潭中县为中潭县,县隶属关系不变。
东汉(公元25—220年),复郁林、潭中名称。
三国孙吴凤凰三年(274年) ,从郁林郡分出桂林郡(治所武安县即今象州县境),潭中县属桂林郡。
晋太康三年(282年)潭中县从县治所升为桂林郡治所。
南朝宋,潭中县隶属依旧。
南朝齐(479—502年),桂林郡治所迁武熙县(今象州县),潭中县仍属之。南朝齐建元二年(公元480年)从潭中县分置齐熙郡,隶广州,同时置辖齐熙县,郡、县均治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,辖及今融水等县地。
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年) 十二月,潭中县属始安郡(治今桂林市),后属马平郡,潭中县为马平郡治所。
南朝陈(557—589年)潭中县隶属依旧。
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,潭中县改名桂林县,属象州,州、县治均设于今象州县。同年又析桂林县置马平县,县治所设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“双山”。大业元年(605年),撤象州,马平县属桂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,桂州改称始安郡,马平县属之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置昆州,马平县为昆州治所,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,属岭南道。贞观八年(634年)以州境内柳江更名为柳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名为龙城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,龙城郡复名为柳州,并沿用至今。柳州城址位于今柳州市城中区东南滨江一带。
柳州始置时领马平、新平、文安、贺水、阳德等5个县。同年,改阳德县为循德县,改文安县为乐沙县。武德八年(公元625年),柳州析出贺水县改隶澄州。贞观七年(公元633年),柳州废省乐沙县(治所在今柳江县白沙)入新平县,并划辖原隶龙州之龙城县。贞观十二年(公元638年),柳州废省新平县(旧治在今柳州市南)入马平县。乾封二年(公元667年),柳州增置辖洛封县,并将循德县析出划归严州。次年,柳州增辖原属桂州的象县。天授二年(公元691年),柳州增划辖原隶严州之洛容县。元和十三年(公元818年),柳州洛封县更名洛曹县。故唐末柳州辖马平、龙城、象、洛曹、洛容等5个县。辖及今柳州、柳江、鹿寨、柳城、宜州等市县地。